文|瓜田李的猹牛来了
编辑|沐语纪史
18个月,东西方同时开战?还要同时和中俄打两场硬仗?
7月19日,德国图片报等媒体爆料了一则让人吃惊的消息,北约盟军欧洲最高司令格瑞恩科维奇判断,中俄可能协调一致来引发和西方国家的冲突。
而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可能有不超过18个月的时间,来准备应对这场硬仗。
乍一看这又是西方国家的一贯套路,一是通过引发军事焦虑转移国内矛盾,二是催促欧洲盟友加速扩充军备。
那么,在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,真的会有如此大的军事冲突吗?
西方和美国有信心同时应对中国和俄罗斯吗?
战争倒计时?
这位名叫格瑞恩科维奇的将军,把话说得很满。他断言,中俄会像商量好了一样,一个在欧洲动手,一个在台海发难。
在他的预测中,这两场战争会同步上演,就像是中俄同时精心策划的连环打击。
他描绘的场景,是西方世界的末日图景:所有的装备、所有的弹药、所有的人力,都将被卷入这场“双重打击”的超级战争里。
可为什么偏偏是18个月?不是12个月,也不是24个月?格瑞恩科维奇却没有给出具体的评估细节。
当然,这个时间点也不是全无头绪,媒体早就吹过风,说西方情报圈里有个共识:俄罗斯最晚会在2027年,对欧洲某个邻国再次动手,而太平洋那边也可能同时点燃战火。
从现在算到2027年,不多不少,正好就是18个月,这或许就是格瑞恩科维奇预测18个月的原因。
北约高级将领牛来了
但无论是格瑞恩科维奇,还是一些西方媒体,从来没有确定过俄罗斯会对哪个国家动手,也没有说过俄罗斯为什么动手。
所以,格瑞恩科维奇这番话,与其说是军事机密,不如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公开喊话。
第一层意思,是说给中俄听的: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们想干什么,我们盯着呢,别乱来!哪怕明知对方会跳出来否认、驳斥,也要把这层窗户纸捅破。这叫“预防性威慑”,先把丑话说在前面。
但更深的一层意思,恐怕是说给欧洲自己人听的。
欧洲各国扩充军备的步子,一直迈得不情不愿、拖泥带水,现在格瑞恩科维奇亲自设定了一个“战争倒计时”,就是在给这群盟友的屁股底下点一把火:
时间不多了,赶紧把钱掏出来,把生产线开起来,不然就等着一起完蛋!
所以说他就像是在军事动员,目的就是用紧迫感来重塑整个欧洲的危机意识。
真能打中俄两国?
但是话说回来,格瑞恩科维奇说要和中俄两国同时开战,却有些吓人了。
准备同时跟中俄开战,这听上去雄心万丈,也意味着北约的战略思维,正在从守着欧洲这一亩三分地,转向管天管地的“全球警察”。
未来18个月,我们必然会看到北约更加频繁的军事调动和武器部署,对中俄的侦察与监控也会变本加厉,压力会一天比一天大。
但问题来了:理想很丰满,现实呢?北约真的有这个实力同时跟两个世界级大国掰手腕吗?
答案恐怕连他们自己心里都没底。
现代战争就是个无底洞,烧钱烧装备,看看俄乌战场就知道了,才打多久?整个北约的弹药库都快见了底。
连应付一个俄罗斯都如此吃力,还想再拉上一个工业体系更为庞大的中国?西方的军工厂就算24小时连轴转,恐怕也跟不上消耗的速度。
更别提兵力了,把重兵投送到遥远的亚太,后勤补给线能拉多长?士兵们吃什么、喝什么、用什么?在自家门口打架都费劲,还想漂洋过海去别人家地盘上开辟第二战场?
所以说格瑞恩科维奇的警告听着强硬,细品之下,却感觉是一纸空谈。。
说白了这场“两线作战”的叫嚣,与其说是北约在秀肌肉,不如说是西方霸权焦虑症的一次总爆发。
他们发现自己好像越来越不行了。
军事上,被一场乌克兰冲突就掏空了家底,显得力不从心;政治上,盟友之间各怀鬼胎,内部分歧越来越大;经济上,想用制裁困死俄罗斯,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,通货膨胀和能源危机让欧洲民众叫苦不迭;文化上,那套“我们最优越”的陈词滥调,也早就没人信了。
反观另一边,中俄并没有像西方媒体天天诅咒的那样崩溃掉,反而在自己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稳。
这种强烈的落差感,让习惯了高高在上的西方世界,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。
他们就像一个过气的拳王,眼看挑战者一步步逼近,只能靠着虚张声势的嘶吼,来掩饰自己发抖的双腿。
希望他们明白,世界确实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,过去那种西方一呼百应、单方面制定规则的时代已经结束了。
未来全球不再是谁能一家独大,而是大家都一起发展,共同商量着来。
所以,就算2027年真的有什么“爆发点”,那爆发的,恐怕也只会是西方旧霸权的加速崩塌,而不是他们在亚洲耀武扬威的胜利。
世界这出大戏,剧本早就不是西方一家能写的了。
如果喜欢本期文章,不要忘记点赞关注,我们下期再见!
[免责声明]文章内容、图片来源于网络,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牛来了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!
金御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